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光伏电站的大脑负责光伏发电最重要的逆变和控制环节,逆变器如何从技术端匹配组件的升级成了设计院在选型时参考的关键因素,也成了逆变器企业研发部门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往届资料照片)据了解,太阳能利用大会始创于2007年,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累计展示面积72.1万平方米,展位13900多个,专业观众达131.2万人次本届大会以综合能源应用为核心,现场集中展示太阳能多种能源互补的应用模式。
为此,本届太阳能利用大会还新设了电力新基建装备(济南)展,主要展示中外电工电气与储能新装备技术和新方案,以搭建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效技术平台,助力产业升级。7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15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暨多能互补展览会(简称:太阳能利用大会)将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往届资料照片)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曾将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作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提出因地制宜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尤其是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要有质量、有规划的发展。现场将集中展示太阳能综合利用方面的优势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大会多年凭借实效、专业、创新、权威的特点和品牌形象,已成为业界规格高、影响力大、参展企业多的全国性盛会。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推广,太阳能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农户屋顶、工商业厂房、煤炭坍塌地、滩涂、荒山已开始应用,未来也将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好的综合应用,将会使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往届资料照片)《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专利之争,实际上是一场全球光伏市场蛋糕争夺战。
据了解,韩国韩华起诉始于去年初。与上一轮中国光伏企业的全球扩张不同,如今的海外市场客户不仅仅关心价格,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近日,在韩国韩华提起的专利案中,国内光伏企业晶科、隆基赢了美国官司,却在德国遭遇了败诉强化知识产权全球布局面对专利争夺战,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光伏企业?近年来,光伏行业国际贸易争端呈现新形势,也就是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2018年9月,欧盟结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洲市场全面开放,中国光伏企业加速返欧,抢夺欧洲市场份额。同时,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光伏产品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与上一轮中国光伏企业的全球扩张不同,如今的海外市场客户不仅仅关心价格,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国内光伏产业要做好技术储备,加快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以增强中国光伏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以晶科、隆基为代表中国光伏产业崛起,给其带来巨大压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光伏企业在挖掘海外市场、选择适合发展的国家或地区时,应注重国家的政策导向,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注重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发;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采用本地化运营策略,打造包括当地优秀人才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培养当地员工队伍,与当地强势企业进行合作。而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6月3日发布337-TA-1151案最终调查结果,认定隆基、晶科未违反337条款,并终止调查。同时,光伏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专利之争,实际上是一场全球光伏市场蛋糕争夺战。
据了解,韩国韩华起诉始于去年初。据了解,韩华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他们起诉的这些公司的产品非法使用了其专利钝化技术,侵犯了其在德国申请的EP 2220689专利及在美国申请的美国US9893215专利、澳大利亚AU2008323025专利。
华夏幸福(600340)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琦认为,光伏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的技术升级和全面的海外市场扩展,出现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光伏企业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可能还会增加。随后,韩华又以相同的理由于同年3月13日在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向隆基和晶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今年3月31日,总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Solaria公司针对阿特斯太阳能公司和阿特斯太阳能(美国)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北部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称阿特斯一部分叠瓦太阳能组件(HiDM高密度单晶Perc组件)生产过程侵犯其专利。一方面提前进行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准备证据积极应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起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等手段发起反击,让企业化危为机。针对此次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的判决,业内人士普遍不担心。一位业内专家也表示,面对国际专利诉讼,中国光伏企业应努力提升专利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企业遭遇的国际专利纠纷也从未停歇。专利之争究竟为何?6月18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认定韩华专利案胜诉,要求晶科、REC Solar和隆基召回去年1月底以来在德国发行的应用该专利技术的组件,且韩华有权选择销毁这些产品。
事实上,受到专利围剿的不仅是隆基股份和晶科能源。除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外,中国光伏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王勃华说:国内光伏企业应加快技术创新和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全面提高国内光伏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光伏行业转型升级。
德国装机量较小,该判决本身对竞争格局、龙头企业出货量不会有太大影响。依靠技术创新更好地走出去近年来,以晶科、晶澳、隆基等为代表的国内光伏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国门,寻求发展契机,掀起新一轮出海潮。
在此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中国光伏产品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做好专利储备,通过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打造自身强大的专利组合;另一方面要密切监控竞争对手,掌握其市场动向与专利状态。
韩华2019年3月5日宣布,其先后在美国和德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隆基股份(601012)和晶科能源发起有关涉嫌侵犯专利权的诉讼,声称两家竞争对手使用其专利太阳能电池钝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性能。编者按:此次韩华专利之争,实际上是一场全球光伏市场蛋糕争夺战。为什么中国光伏企业频频在欧美市场遭遇专利之争?韩华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以专利来遏制中国光伏企业在欧美市场的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布局,以及光伏企业诉讼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寻找时机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海外现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最大程度的维护自身利益。近日,在韩国韩华提起的专利案中,国内光伏企业晶科、隆基赢了美国官司,却在德国遭遇了败诉。
知识产权在此次贸易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增长,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中国光伏企业应加强专利分析,提前做好布局、规避工作,提高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提升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
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看来,中国光伏行业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布局,以及光伏企业诉讼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大国,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
根据该计划,HEP集团首期将建造四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6兆瓦,耗资约8,000万克罗地亚库纳(约合1,180万美元)。项目由17个500千瓦的分装置组成,克罗地亚制造商Solvis d.o.o将为本项目提供20,330块太阳能电池板。HEP集团表示,从现在到2023年,公司每年将在太阳能项目上投资1.5亿克罗地亚库纳,投资总额约7.5亿克罗地亚库纳,每年增加约20兆瓦的装机容量。该项目将部署在Orlec市北部的一块17公顷的土地上,旨在确保旅游旺季期间有充足的电力供应。
为了维持发展,今年5月,克罗地亚政府提出新规定并对1吉瓦的大规模光伏项目进行招标。其中,约50兆瓦的装机容量是根据屋顶太阳能上网电价计划进行布署的,该计划已于2015年到期。
克罗地亚国有电力公司Hrvatska elektroprivreda (HEP集团)已经开始在Cres岛上建造6.5兆瓦的SE Cres太阳能发电厂。截至2019年底,克罗地亚已经安装的太阳能项目装机容量约为69兆瓦。
该项目是HEP集团 350兆瓦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扩大公司的太阳能发电项目版图。总体而言,根据该计划,政府打算分配2.26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同时也包括水电、风能、生物质能、沼气和地热能等其他资源。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